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一批打击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又一次给企图在环保领域“浑水摸鱼”的机构敲响警钟。这也再次表示,对于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的行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在笔者看来,相关部门还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提升。 敏锐的线索捕捉能力。从此次曝光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些第三方机构多是连续作假且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这就需要执法人员能从海量信息中迅速甄别关键线索,无论是行政处罚记录中的异常,还是日常监管中的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唯有如此,才能在违法机构初现端倪时就将其锁定,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创新的执法思维与手段。厦门凯力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大量虚假检测报告、重庆中涵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蒙混造假,均展现出造假手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面对此种情况,传统执法方式往往难以应对。福建省、市两级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建立“1+N”专班机制,实现了执法方式的突破。这启示我们,执法人员必须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持续创新执法手段,借助大数据分析、跨区域协作等方式,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面打击的转变,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高效的技术运用与协作能力。启东市全通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和济南鑫城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在机动车检测中的造假行为表明,在现代执法中,仅依靠单一的执法力量远远不够。南通市启东生态环境局利用大数据和非现场监管手段进行核查,济南市则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强大合力。这说明,执法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化监测设备、大数据分析平台等,还要善于与其他部门协同作战。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网络,让违法者无所遁形。 持续的学习与提升能力。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环保法规不断完善,环保造假手段也在持续变化和升级。执法人员必须持续更新知识结构,深入钻研最新的环保技术和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 总之,要严厉打击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行为,执法人员需要充分激活自身能力,灵动运用先进科技,强化部门协同合作,方能让违法的第三方机构无隙可乘,为守护生态家园筑牢坚实的屏障。 编辑:刘秀凤